人文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院学生成长成才情况。在2025届毕业生实习结束之际,为充分掌握2026届公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情况和未来职业规划情况,12月25日晚,人文学院召开2026届公费师范生“笔墨飞扬·师道传承”主题座谈会。学院党政领导、教师代表、学工人员、2026届公费师范生及其他年级公费师范生代表参会。会议由王刚副书记主持。
党委书记高扩昌代表学院对座谈会进行总结讲话。他强调:第一,希望同学们增强反思意识。反思师范生基本功是否扎实、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清晰、是否完成曾经设定的学习目标、两年半时间收获了什么等问题;第二,希望同学们增强忧患意识。同学们要树立“求乎其上得乎其中”的目标意识,提高自身要求,直面社会教育难题,努力成为“新质青年”;第三,希望同学们增强感恩意识。希望公费师范生认识到自身的特殊性,切实践行契约精神,强化作为未来商洛市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,弘扬商院师德师道。
副院长张建军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就学生提出的“如何提高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热情”、“如何成为更优秀的教师”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。他强调:第一,希望同学们探索文学的真正目的,理解文学“无用之用”的内涵,让文学促使自己不断完美;第二,希望同学们丰富知识储备,要努力成为未来教育对象的人生导师而非单纯“教学匠”,让教育对象切实得到提高;第三,希望同学们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,正确认识公费师范生与普招本科生的区别,摒弃躺平思维,以发展眼光主动学习。
王刚介绍了汉语2201班学生基本情况。王刚对汉语2201班学生家庭分布、入党入团、奖助学金、定向工作单位、大学英语四六级、普通话证书等情况进行了介绍,对汉语2201班过去两年多时间取得的优秀班集体、治安先进集体、优秀宿舍等荣誉进行了肯定。
汉语2201班班主任王三敏老师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。她强调:第一,学院旨在培养德高身正的教育工作者,希望学生重视自身道德修养;第二,学院旨在培养专业扎实的教育工作者,希望学生不断锤炼语文教学能力;第三,学院旨在培养终身学习的教育工作者,希望学生树立“蓄电池”精神和“一桶水支撑一滴水”的意识,持续学习、持续充电、持续放电。
学生代表汉语2201班王亦隆、汉语2201班卢晴分别分享了各自大学学习心得,包括期末备考、生活习惯、班干部经历、未来职业规划等,同时表明了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不断进取的决心和责任使命。
(文/景宇、何书婷 图/李祥铭 编辑/李静怡 审核/高扩昌)